东盟崛起,广西“动力引擎”激活开放新格局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金秋十月正忙着酝酿。在中国对东盟开放的领头羊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外贸主力军的民营企业,抓住生产经营黄金期,纷纷扩大产能、抢订单,全力以赴迎接年度目标任务。广西三环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广西千年瓷乡玉林市北流市。走过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陶瓷生产线不停运转。不到一个小时,800个瓷胚就生产出来,一烧成就发往东盟等国家。公司在深耕日用陶瓷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新型特种陶瓷材料产品研发今年4月研发成功进入东南亚市场。 “今年,我们用电先进陶瓷的产量同比增长了115%,销量同比增长了70%。”三环陶瓷执行总裁刘宁说。成绩的背后,是民营企业转型、对华经贸合作转型深化的一个缩影。也是“电商畅通”推动产业发展的结果。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项举措”,在能源产业融合和能源生态服务领域精准施策,着力为民营经济降本增动力。据统计,今年以来,广西电网公司已服务1.2万多家民营企业完成电力三城并网,新增接电容量近51.8万千伏安,通过“三零”“三省”服务为民营企业降低接电成本近7600万元。 “供电部门帮我们优化了电费基础计算和电力电价调整策略,降低电费成本120万元,让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弓研发、拓展市场。”刘宁说道。玉林市是广西最大的华侨城。近年来,全力推动玉商、玉工回流,发挥“侨”资本优势,通过搭建海外联络平台、推动跨境供应链合作,助力“玉品出国”、“玉商出海”。华耀玩具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玉石商人从东莞回来的企业。目前,该公司24条生产线运转顺利,工人们正忙着接玩具订单。该负责人表示,公司董事支学奇表示,作为一家玩具生产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供电能力。 “只要停电或者电压不稳定,就会影响我们的生产,还可能会坏掉机器。”得益于当地稳定的电力供应和优质的电力服务,公司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 “我们的产品销往东盟、欧美等地区,今年产值预计突破2亿元。”支雪琪说道。民营企业乘势而上、扬帆出海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绿色贸易成为国际经贸新秩序的重要特征,碳排放和环保标准不断受到关注。我更有挑战性。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通过推动绿色电力和绿色证书交易,提供可再生能源消纳、能源供应监测等协商服务,帮助其产品应对绿色贸易挑战。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其工业产品历来受到东盟市场的青睐。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新能源电池出口印尼、越南、泰国等国家。南方电网广西柳州供电局积极提供服务,协助其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消耗绿色电力3522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碳排放2.01万吨。 “每一千瓦时的绿色电力都是企业产品减碳的证明,这将有助于出口企业增强广西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贝宇表示,今年1-9月,广西共开展绿色电力交易55批,绿色电力交易电量达137.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75%,交易平均电价(含环保费)下降 同比增长28.15%。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力稳定,外资企业受益匪浅。 2024年8月,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广西生产基地补强,用电量突破365万千瓦时,两条高速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生产。产品亮相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世博会。作为泰国红牛在中国的重要生产基地,该项目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采用“双回路”供电方案,为全天候运行的生产线提供“双保险”。南方电网广西南宁武鸣供电局实行“双领导”服务流程体系,为企业提供从安装、供电方案设计到能效诊断的全流程,积极引导企业规划开发分布式光伏系统,助力绿色低产劳动力。基地全面实施后,能量饮料年产量可达11.5亿罐。在广西那坡县平蒙港,电力服务为海外拓展注入强劲动力。南方电网广西新能源集团南坡供电局持续优化电网结构,保障龙岗工业园区和边境加工企业稳定可靠发电。设立“边防权力管家”服务团队并推出“边境绿色电力服务+双头客户经理”服务机制,为跨境贸易和本地加工企业提供全流程电力服务,显着提升运营效率。今年以来,百色华农瑞泽蚕业有限公司价值660万余元的蚕种经平蒙海关快速通关出口土库曼斯坦。纳波供电局通过精准诊断用电量和“双回路”保障,帮助边境桑蚕养殖企业降本增效。该公司负责人张银秀说:“我们边境电力充足,公司生产稳定,蚕种已连续两年出口到越南、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多项政策支持下在电力能源等基础要素保障的前提下,广西众多民营企业正积极迈向新方向、出海远航,成为推动中国—东盟产业融合发展和供应链的重要力量。据悉,今年前三季度,广西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2.7%,位居全国第8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外贸进出口占比68%,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达到4942家,同比增长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