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幕 分配交易额834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梁奥楠 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圆满结束。六天的展期虽已过去,但进博会产生的“溢出效应”却无穷无尽。越来越多的展商逐渐成为深度开拓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已成为众多展商的共识。八个主展区,人流涌动,洽谈热闹。采购意向100亿元,合作签约近20亿美元,大订单106.2亿美元。签约书中的人们、谈判桌上的握手,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与全球企业之间深厚的“联系”。上升。八年间的交易总额超过了 5000 亿美元。 11月10日,第八届进博会闭幕新闻通气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本届进博会企业参展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共有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进博会预计全年成交额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同时,本届进博会首发功能进一步完善,共发布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代表461项。其中,全球首发201个,亚洲首发65个,国内首发195个,涉及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技术装备等行业。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占比较高。今天的中国不仅是“世界工厂”不仅是“卖给全世界”,也是“买全世界”的“世界市场”。中国在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大商品贸易国地位的同时,连续16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广阔的内需市场,为各国优质商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5万亿元,进口13.66万亿元。随着国内潜在需求的有效释放,二季度进口同比增长0.3%,三季度同比增速进一步加快至4.7%。从月度走势来看,截至9月份,进口连续四个月增长。过去,相关人士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表示,观察中国进口形势,不仅要看市场规模,更要看到中国积极扩大进口的大国责任。中国的开放规模越来越大,与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分享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机遇。前三季度,我国新增农副产品上市135个,涉及5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我国正积极推动与53个非洲建交国商签共同发展经济合作协议和落实100%税目零关税倡议。海关将通过强化科技手段,进一步优化通关便利化措施和创新管理模式。帮助更多的全球企业分享中国巨大的市场。在11月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雍亚东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八年前,中国创办了世界上唯一的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的主动性和努力。八年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进博会变得更好。顺差5000亿美元。中国馆。”日报:“中国是我们创新和先进制造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向记者介绍,去年首次展出的7款创新产品中,有一款今年已在罕见病领域获得批准。”在食品展区,连续八届参加进博会的光明食品集团将大部分展品转化为商品,投放到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 “截至11月10日,我们已在乳制品、水果制品、酒类、高蛋白肉类等方面达成签约采购意向。首届展会50平米,共展出约170个创新创意,其中大部分已在中国市场落地,针对婴幼儿全生命周期的创新产品整理得井井有条。”惠氏营养品大中华区总裁邱晔表示:“惠氏营养品不断加大本土化研发力度,推动早期产品的完善。” “八年来,依视路陆逊梯卡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推动创新产品在中国加速上市。”依视路陆逊梯卡大中华区专业视觉健康总裁林国良表示,他们主要聚焦经典品牌、医疗科技、可穿戴三大领域。让消费者回到“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的设备。这些企业的故事共同形成了一个共识:进博会不仅是一年一度的展会,更是创新的追随者、合作网络的连接点。第八届进博会已经结束,第九届进博会的筹备工作也已开始。目前已有近百家外资企业提前确认展位。企业展签约展览面积突破8万平方米。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企业用实际行动投下的信任票。在这里,每一次握手都能带来新的合作,每一个展位都在继续书写与中国市场的成长故事。
(编辑:王婉莹)